《关税法》应该关注哪些内容
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关税法》将于2024年12月1日起施行,和现行的《关税条例》相比有哪些变化,又有哪些内容应该关注呢?让我们一起了解《关税法》有关知识。
01.什么是关税?
关税是以进出口货物和进境物品为征税对象,由海关在进出口环节征收的税种。作为我国制定的关税专门法律,《关税法》保持现行关税税制基本稳定、税负水平总体不变,完善现行制度和有关政策内容并上升为法律。《关税法》共7章,包括总则、税目和税率、应纳税额、税收优惠和特殊情形关税征收、征收管理、法律责任、附则。
02.谁是关税的纳税人?谁是关税的扣缴义务人?
进口货物的收货人、出口货物的发货人、进境物品的携带人或者收件人,是关税的纳税人。从事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的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、物流企业和报关企业,以及法律、行政法规规定负有代扣代缴、代收代缴关税税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,是关税的扣缴义务人。
由于从事电子商务的企业数量庞大,空间上分布较为分散,难以实现有效管控,《关税法》明确以从事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的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、物流企业和报关企业等为代扣代缴义务人。这增强了关税制度与现代商业模式的适应性,有助于规范跨境电商发展,便利纳税人缴税,并保障国家税收安全。
03.保障纳税人合法权益有哪些变化?
进一步为纳税人提供法律保障
《关税法》第八条,明确并细化海关的保密义务,对纳税人、扣缴义务人的商业秘密、个人隐私、个人信息,均依法予以保密。
《关税法》第三十九条,扩大免税复运进出境的法定情况,在“因品质或者规格原因”的基础上,增加“不可抗力”的情形。
《关税法》第五十一条,延长纳税人发现多缴税款时申请退税的期限,由自缴纳税款之日起一年内调整为三年内,保障纳税人申请退还多缴税款的权益。
《关税法》第六十六条,删除申请行政复议“应当缴纳税款”的条款,为纳税人等申请行政复议救济提供便利。
以上规定,进一步推动我国税收法治化进程,促进税收公平和市场竞争,为纳税人提供更加便捷、高效的法律保障。
04.违反关税法有哪些法律责任?
强制执行措施、行政处罚
《关税法》第四十九条,规定海关可以对欠税人员采取限制出境措施。
《关税法》第五十条,规定海关可以书面通知银行业金融机构划拨欠税人员的存款、汇款。
《关税法》还明确了违反本法的行政处罚,对于纳税人、扣缴义务人的法律责任及相关罚则作出了独立规定,是海关处罚的依据。
《关税法》和《海关法》《税收征收管理法》《行政强制法》紧密衔接,体现了我国法律体系的稳定性、前瞻性与协调性。
(本文摘自天津海关12360热线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侵权联系删除)